9月26日,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上,阿里云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存储系统“盘古”入选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盘古解决了超大规模下数据不丢不错和高可用的难题,让存储更加稳定可靠、更大的容量和更高的性能,满足数字经济对海量存储和快速存储的需求 ,这也是第一次有存储技术入选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
(2021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阿里云盘古分布式存储)
数字经济时代,全社会迎来海量数据和多元化场景的井喷,在带来丰富业务创新的同时,也对存储提出了稳定性、可靠性、成本和性能等多维度的挑战。
大会表示,盘古是国产飞天云操作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一套分布式的存储架构,支持规模无限扩展,可承载不同的应用负载, 覆盖低延迟、高吞吐、高并发等多个复杂场景,在大幅降低企业IT成本的同时,可靠性远超传统存储系统。今天的盘古系统广泛部署在全球数十个大型数据中心,服务阿里云上数百万的客户,覆盖互联网、政企、金融、企业等全行业,提供稳定可靠的存储能力。
“阿里云飞天操作系统代码”
“盘古是阿里云关键的创新技术之一”,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云基础产品负责人蒋江伟领奖时表示,“12年前,国产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写下第一行代码,就是一位盘古工程师写的。阿里云将不断突破创新,为新基建提供更有价值的存储底座。”
据悉,盘古团队自2008年开始组建,2009年开始推出第一个版本,2013年完成单集群5000台服务器规模的上线和规模化使用,随后2015年突破了单集群上万台的技术门槛,2018年正式推出盘古2.0,单集群规模扩展能力突破十万台。
蒋江伟介绍,盘古独创了分布式数据冗余算法,支持跨数据中心,跨地域的多数据中心容灾策略,数据可靠性达到12个9,可用性高达5个9。其自研的高性能RDMA存储网络,HPCC流控算法和新型软硬融合存储引擎,引领云存储进入微秒延迟时代。
最近,阿里云发布了云“定义存储”(CDS:Cloud Defined Storage)产品,把盘古的能力和阿里云云存储的一致体验覆盖到客户多样化的部署场景。盘古在软硬融合领域持续精进和创新,在极致性能方面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支撑了全新一代极致性能的块存储 ESSD PL-X 云盘,提供 30微秒的延迟、300万 IOPS、和 15GBytes/s的极致性能,满足数据库、实时计算、低延迟实时分析等场景对性能的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及时的实时决策和分析。
在新金融领域,民生银行基于盘古搭建分布式核心系统,建设成本降低90%,可支持未来十亿级客户规模扩展;在智慧城市建设上,珠海横琴基于阿里云建设跨境多维大数据服务云平台,实现了服务统一入口,衣食住行全覆盖……
此前阿里云已有多项自研技术当选,包括飞天云操作系统、PolarDB数据库、神龙云服务器架构等。
核心系统转型,相当于给正在跳动的心脏,做一场不停摆的换心手术。 不少核心系统采用的传统集中式架构,已经不止是一种技术架构模式,而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和设计理念。当它成为潜规则而影响了创新...
查看全文阿里云 +4 AI影响因子 活动 企业:阿里云 操作:新进展 事项:11量子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服务在量子计算云平台上线 雷锋网AI科技评论按:2 月 22 日,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
查看全文3月11日,记者采访获悉,用友旗下财务软件公司畅捷通日前完成“好生意”、“智+”等核心云服务向阿里云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的迁移工作,助力业务系统服务响应时间降低了40%,业务系统并发能力提升了4倍以上,大幅...
查看全文雷锋网消息,5 月 15 日,阿里巴巴发布了截止 2019 年 3 月 31 日的 2019 财年第四季度财报,以及 2019 财年的全年业绩。 数据显示: 2019 年财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达 3768.44 亿元,同比增长 51%;...
查看全文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