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AI科技评论按:2 月 22 日,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与阿里云宣布,11 量子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服务在量子计算云平台上线。这是继 IBM 后全球第二家向公众提供 10 比特以上量子计算云服务的系统。
先后引入两位量子计算领域大牛,加快量子计算服务落地
去年 9 月,阿里宣布密西根大学终身教授、世界顶级量子科学家施尧耘入职阿里巴巴,担任阿里云首席量子技术科学家、阿里云量子实验室主任。今年的 1 月份,阿里又引入曾获得两次理论计算机最高奖哥德尔奖(Gödel Prize)得主、匈牙利裔美国计算机科学家马里奥·塞格德(Mario Szegedy)入职阿里巴巴达摩院,在位于西雅图的阿里云量子实验室 (AQL) 做研发。
阿里云首席量子技术科学家施尧耘表示,此次 11 量子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服务上线意味着阿里云量子团队可以更方便地基于真实处理器进行实验,帮助深入理解硬件,进而引领量子工具软件和应用软件开发,同时从量子云服务的用户端体验中获取经验,不断完善平台建设。
除用户端服务外,阿里云还提供量子计算的经典仿真,并参与设计测量处理器性能的方案。经典仿真能准确算出量子处理器上的实验结果,与真实处理器结果进行比对,用以测量后者的性能、验证正确性等。
雷锋网了解到,通过量子计算云平台,用户可以在云端的超导量子处理器上运行自定义的各种量子线路代码,下载相关运行结果。此外,平台吸引更多人在上面运行量子算法,完成初步试验,不仅能用于了解处理器的性能、技术瓶颈等重要特性,还将帮助到下一代处理器开发,为优化应用积累经验。而在云端提供量子计算的创新服务方式,也能从中知悉面临的技术挑战和机会。
阿里量子计算研发进展顺利,年底有望达成目标
2015 年 7 月,阿里云联合中科院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宣布共同开展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前瞻性研究,研制量子计算机。
2017 年 5 月,中国科学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等参与研发的中国首个光量子计算机面世。
同年,在 2017 阿里云栖大会上,担任阿里云量子技术首席科学家施尧耘博士宣布由阿里云与中国科学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共同开发的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上线。
从实验室成立到量子计算云平台上线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可见量子计算的发展进程比我们想象的要快的多。有着「中国量子力学第一人」之称的潘建伟教授在云栖大会上透露过研发目标:「2017 年底 10 量子比特超导量子计算上线;希望到 2018 年底,能实现 50 个量子比特的操作;未来十年能实现数百个量子比特的操作,在特定领域的计算能力达到目前全世界计算能力的 100 万倍。」
春节假期刚过,实验室就宣布了 11 量子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服务上线这一好消息,这也意味着距离目标的达成又近了一步。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是国内首个大力投入量子信息科学的科技公司。目前全球科技巨头都已将量子计算研究作为争夺「人类终极计算能力」的关键入口。在刚刚过去的 2017 年,量子计算能力的竞争在 Google 和 IBM 几大科技公司间已渐趋白日化。所幸的是,阿里在这一布局上并未落后,成为了继 IBM 后全球第二家向公众提供 10 比特以上量子计算云服务的系统。
3月20日,英国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公共云服务市场报告。报告显示,阿里云排名第一,市场份额环比上涨至46.4%。同期,腾讯云市场份额18%,百度云份额8.8%。 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云计...
查看全文阿里云 +4 AI影响因子 活动 企业:阿里云 操作:产学合作 事项:深圳大学与阿里云宣布启动粤港澳大湾区数据智能人才培养战略合作 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消息,3 月 28 日,...
查看全文在今天下午,国内知名视频监控品牌大华股份发布旗下智能家居独立品牌“乐橙”,并宣布与阿里云在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 随着“乐橙”亮相的还有四款智能家居单品,其中包括电视盒子乐盒、网络摄...
查看全文5月27日,千方科技宣布已获得阿里巴巴集团入股,并与阿里云达成全面深度合作。双方将共同推进智能交通和边缘计算领域的解决方案落地实施。 公告显示,千方科技拟向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称...
查看全文
您好!请登录